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的美国员工,正经历着一场考核的“风暴”。当下,TikTok美国员工的考核季成为了众多员工心中的“难关”,部分员工正面临着关键抉择:是提交绩效改进计划(PIP),还是选择接受离职协议离开公司。
据《商业内幕》的相关报道,有两名从事电子商务的TikTok员工接到了口头通知,另外三名现员工也从同事处得知,TikTok针对绩效考核分数较低的员工给出了特殊选项。员工们要么努力提交PIP争取改善绩效,要么同意领取一笔遣散费后离职。
事实上,从去年开始,TikTok就已指示管理层在考核过程中对更多员工打出低分,此次的补偿方案与之前几轮裁员时的情况类似,其中一种补偿方式是员工能享受为期一个月的“花园休假”,在此期间无需工作仍可领取工资,另外还会获得一个月的遣散费作为离职协议的一部分。不过,目前尚不清楚在这次考核周期内,究竟有多少员工收到了这样的安排。
TikTok的发言人证实了公司正在实施PIP,但对于遣散方案的具体细节却选择保密。早在今年2月,《The Information》就曾报道,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希望对公司的员工队伍进行全面考核,削减那些不必要的层级。其实,TikTok和字节跳动并非科技行业中唯一采取此类措施的企业。2024年,Meta也开始对绩效不佳的员工给予较低评分,并为部分员工提供了领取三个月遣散费的机会,而非采用PIP,这表明识别“绩效差员工”已逐渐成为科技行业职场的一种常见现象。
从员工的角度来看,三名现任TikTok员工向《商业内幕》透露,他们普遍认为在公司里接受PIP却不离职的情况极为少见。因为一旦选择接受PIP,员工在公司内几乎很难再有发展的空间,有员工直言从未见过接受PIP后能在公司获得良好发展的例子。 而TikTok推出离职协议的背后,是公司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由于美国“不剥离就封禁”的法律要求,TikTok在美国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TikTok的新老员工表示,在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绩效压力的双重影响下,职场倦怠现象在公司内日益普遍,尤其是绩效评估,更是让员工们倍感焦虑。尽管公司每年仅进行两次员工考核,但仍有员工感觉仿佛“一直处于绩效考核季”,公司不断推出PIP方案,招聘新人,又持续推进绩效考核,让员工们压力倍增。这一系列的情况,不仅影响着TikTok美国员工的职业发展,也对公司的未来走向产生着深远的影响。